時任主編Joseph A.Hill教授首先介紹了新版Circulation新氣象,包括增加全球范圍內副主編(Associate Editor)人數及其權限、強調研究影響力、改良同行評議過程、拓展業內領導力、提升投稿和審稿效率。Hill教授介紹,目前副主編成員團隊擴展到全球各地14個國家(包括北京安貞醫院馬長生教授),他們將有權決定稿件是否送審,直接參與作者與審稿人溝通并主導主編定稿討論會。對于投稿文章內容的要求,主編反復強調真實、可靠是必須的,同時也著重強調了影響力,而非影響因子對于研究的重要性,即研究是否能改變目前我們對某一領域的認知。Hill教授還指出,Circulation將應用多樣化、智能化的媒介將最新的前沿科研成果呈獻給繁忙的臨床一線醫生。對于研究者中流傳的"JACC重視臨床,而Circulation重視基礎"的說法,Hill教授坦言這個謠言確實長期存在,如何消除這種偏見也正是目前的工作重點,實際上Circulation非常歡迎流行病學的大數據研究、設計良好的隨機對照試驗和大型臨床研究的關鍵亞組分析。
隨后,同樣來自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Sandeep R.Das教授介紹了Circulation對臨床研究的核心要求,包括真實可靠、有趣新穎、可推廣和臨床意義。此外,他還強調了稿件書寫合乎規范將有利于編輯清晰明了地理解研究設計和意義,認真對待審稿人提出的建議和意見也有利于提高稿件本身質量。對于現場觀眾提出的"單中心研究如何發表在Circulation"的問題,Das教授列舉了復旦大學Huichu Li教授近期發表在Circulation的論文,該試驗僅納入55例對象,旨在研究顆粒物暴露和應激激素水平的關系,由于觀點新穎和設計巧妙同樣受到審稿人青睞。參與論壇討論的Zhao Wang教授也認為,能夠發表在Circulation的單中心研究至少應該具備重大的臨床意義和相當大的樣本量。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的杜昕教授為大家解讀了隨機對照研究和觀察性研究各自的優劣,并強調了臨床研究"注冊"對于研究發表在高水平期刊上的重要性。Hill教授補充道,研究者對于目標雜志"隱性"要求的理解也是必要的,例如臨床研究需要注冊,基礎研究必須有基因敲除小鼠模型驗證等。
荷蘭萊頓大學醫學中心的Victoria Delgado教授著重介紹了Circulation中的影像學研究,主要涉及心臟影像診斷、管理和預后的相關研究,回答了心臟影像學研究如何進一步優化患者管理策略。?
最后,Hill教授肯定了中國學者近年來高質量的科研工作成果,據Circulation官方統計,中國學者向Circulation投稿呈逐年增加趨勢,2016年投稿量是2010年的2倍,這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數據,但要進一步提高中國研究者投稿接收率還需要繼續努力。Hill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中國人口基數龐大,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以北京安貞醫院和阜外醫院為例,每年完成數以萬計的心臟手術,中國研究者應該充分利用病源優勢,認真思考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能完成哪些國外研究者不能完成的工作,這需要創造性的頭腦,但同樣也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Hill教授說到,自己的一篇稿件修改30遍是家常便飯,同時,向專業領域內同行溝通和請教也同樣重要。